约227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典故以及怀古伤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金救国的热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典故以及怀古伤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金救国的热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1205年春初,风和日丽的一天,镇江北固山北固亭中,一位须发全白满面愁容的老人正凭栏远眺:碧天千里辽阔,群山连绵起伏,江山如此多娇!老人仰天长啸:什么时候能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就是号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辛弃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背景:此词作于1205年。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这年春初被任命为镇江知府。镇江当时是抗金前线。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备战,但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自己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同时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忧心忡忡。
二、指名朗读 (正音、停顿)
思考:大家看到诗题《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关键词是哪个?
㈠ 词中一共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6个:1、孙权 2、刘裕(寄奴)3、刘义隆 4、霍去病5、拓拔焘(佛狸)6、廉颇
㈡ 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他们的事迹?(板书)
1、孙仲谋大败曹军 2、刘裕建刘宋政权 3、刘义隆北伐惨败
4、霍去病封狼居胥 5、佛狸击败宋文帝 6、廉颇得不到重用
三、齐读1、作者在词中讲这几个故事用意何在? (南宋和北宋地图对照,长江北岸是南宋、金国的交战区)
孙权 仰慕英雄鞭策自己,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⑴“英雄”:赞美孙权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