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70个字。
第三单元◇12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吴岗教、学案
河南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向芳传 QQ276396526
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
教时 课型 具体时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训练 星期
教与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在以后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难点】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与学方法: 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1、读准字音无垠(yín) 边缘(yuán)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
吞噬(shì)裸露(luǒ)戈壁(gē)荡漾(yàng)娱乐(yú)
2、词语释义: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吞噬:蚕食、并吞。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二、报告文学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特点要求真实,及时,反对虚构。
注意:在及时性方面,消息、通讯是最强的,报告文学在时间上不像消息和通讯报道的都是前一天或当天的事,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文学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蕴含着作者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
(1)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相同之处。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同属于广义上的新闻范畴,都是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而且一般应为社会公众近期较关心的事件。
(2)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不同之处。
①时间上。消息、通讯是最强的,基本都是当天或前一两天以内的事情,突出“新”的特点。报告文学在时间上相对差许多,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本文是记述探讨了罗泊布消逝几十年后再度被人们关注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
②表达方式上。消息、通讯一般以记叙为主,以极简单的评论为辅,有时没有评论。评论主要以记叙、议论为主,表明某个党派、阶层、团体或个人的观点;报告文学则可以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③文章目的上。消息、通讯只是将事情公之于众,使人们了解最新近发生的事情。评论则代表某一社会力量的观点和利益,引导舆论导向,阐释事件动态;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发生发展的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其思想内涵、感情色彩、社会意义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三、学习课文
1、课题“泊”字是什么意思?
2、你能从标题中再读出了什么信息?
3、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