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1教学设计.doc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教学设计.doc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教学设计.doc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5教学设计.doc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第八届备课竞赛高中语文必修一: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简案教学设计.doc
课 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9课。本文是一篇一篇生动而又饱含深情的记人叙事的散文,也是略读课文,它围绕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取了几个给作者深刻印象的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了梁启超先生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语言简练风趣,篇幅短小,辞约意丰,对任公的敬仰之情化于叙述描写之中。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中间讲述梁任公演讲的过程,结尾评价梁启超,期间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价。文章似浅实深,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厚的文化韵味。
学生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已比较熟悉,文章结构的把握,线索的梳理及作者情感的体会都不是难事。不过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文学积淀,任公演讲中引用的诗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任公忧国忧民的情怀不易被学生所体察。不过,如果课堂上学生的知识积累被调动,爱国情感被触发,他们定会对梁任公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梁启超已相当熟悉,文章所表现的生活中的梁任公形象以及风趣的语言无疑会引起他们极大地阅读兴趣。与之前的《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相比,本文篇幅短小、线索清晰,也更易于学生把握和理解。但是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文章开掘不深,浅尝辄止。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的手法。
(3)学习借鉴梁先生的演讲技巧。
(4)了解梁实秋的创作风格。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运用诵读、评点阅读散文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
……
记梁任公先生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全文,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并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的形象以及精神内涵。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着重分析第一、四、八自然段.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 《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识梁任公
1、导语设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大学者所说的,同学们知道这位学者是谁吗?学生明确:梁启超。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穿越时空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介绍梁任公
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有谁了解梁启超的情况吗?
明确(多媒体展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高三语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2.学会通过做旁批分析人物形象的手法。
3.全面了解梁启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做旁批分析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难点】
对《箜篌引》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梁启超简介
二、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 现代(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理论批评家)、翻译家。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以后开始写诗。在清华学习期间,与同学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三、预习检测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四、问题探究
1.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2.文中对梁启超及其这次演讲做了哪些描述,画出描写的句子,仿照课后习题一,做旁注。并由此分析梁启超的形象。
3.学生朗读表演其认为描写最精彩的部分。
五、深入理解
1.为什么讲杜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喜欲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