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1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2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3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4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5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6推荐作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2-13课+阁夜+李凭箜篌引+.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4-15课+虞美人+苏幕遮+.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7课+庖丁解牛+.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8课+项羽之死+.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9课+阿房宫赋+.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1课+长恨歌+.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0课+六国论+.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1课+伶官传序+.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2课+祭十二郎文+.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3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5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7课+项脊轩志+.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2课+湘夫人+.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3-5课+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6-7课+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学案:第9-10课+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doc

  一、作者简介
  (1)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的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与嵇康并称“嵇阮”。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他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2)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
  (3)李白,详见《梦游天姥吟留别》。
  (4)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5)黄遵宪(1848—1905),清代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出身于屡代经营典当的大商人家庭。近代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他主张“以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成为“诗界革新”旗手之称。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
  二、背景展示
  (1)《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随感而写,后加以辑录,都是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主要写诗人在魏晋易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感慨。这八十二首诗可称千古杰作,为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课文为第一篇,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
  (2)《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杂诗十二首》(其二)主要写长夜难眠,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3)《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是诗人南游吴越(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诗人只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4)李清照的词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剪梅》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李清一、作者简介
  (1)屈原,详见《湘夫人》。
  (2)高适(700—765),字达夫、仲武。渤海 (今河北沧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少时贫困,20岁后到长安求仕不遇,浪游燕、赵、梁、宋一带。40岁后举有道科,授封丘尉。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他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以边塞诗誉称于时。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世人称之为“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他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一生所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诗多抒发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4)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他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5)睢景臣,生卒年不详,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扬州(今江苏扬州)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词》。杂剧有《牡丹记》《千里投人》《屈原投江》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般涉调•哨遍 高祖
  ……
  第27课 项脊轩志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渗漉(  )    (2)修葺(  )    (3)栏楯(  )
  (4)偃仰(  )      (5)异爨(  )      (6)先妣(  )
  (7)呱呱而泣(  )  (8)以手阖门(  )  (9)长号(  )
  二、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 通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往而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大母婢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稍余稍为修葺: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稍出近之: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内外多置小门墙:        沛公则置车骑:        
  (4)去比去,以手阖门: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若水之归海也:        而其归书也必速:        
  4.词类活用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5.文言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句子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言警句
  1.课本名句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课外名句
  (1)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流。——归有光
  (2)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归有光
  一、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代古文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