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学案1新人教版20180911528.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1新人教版20180911530.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导学案2新人教版20180911529.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学案2新人教版20180911527.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1新人教版20180911526.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2新人教版20180911525.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3新人教版20180911524.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4新人教版20180911523.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1新人教版20180911522.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2新人教版20180911521.doc
吉林省农安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3新人教版20180911520.do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课 型 新 授 设 计 者
目标
导学 重点目标 了解鲁迅及作 品《朝花夕拾》;积累生字生词
难点目标 理清文章脉络
赏读入 境 童年的故事 是我们记忆 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 散文,字里行间 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歌曲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悟读品 味 1.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研读展 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 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 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诵,将生字词勾画出来,思考你的疑问,验证你的收获。并谈谈听读课文的感受。可以采用“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的句式来表达。
听完后,(屏显:字词读音我最棒!)
确凿záo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 o
缠络chán 攒cuán 珊瑚shān hú 豁huō 敛liǎn
脑髓suǐ 陌生mò 鉴赏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传授shòu 书塾shú 渊博yuān 蟋蟀shuài
宿儒rú 蝉蜕t uì 人声鼎沸dǐng 窦dòu 厥士jué
拗ǎo 倜傥tìtǎng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锡箔xī bó
强调书下注释的解词。
再塑生命的人
课
题 再塑生命的人1 课 型 新 授 设 计 者
目
标
导
学 重点目标 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难点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物形象
赏读入境 不 知道我们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呢?(如果没有学生回应,就换一个问题,那么有没有人觉得班里的某某某很聪明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的命运非常坎坷,在她1岁零7个月时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可就是这么一个盲聋哑的女子不仅考进了哈佛大学,还精通英、法、德、拉丁文、希腊语等5国语言!你知道她是谁吗?对,她就是海伦•凯勒。
你们一定对她非常了解,谁可以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
学生介绍完后,老师对海伦•凯勒的资料做适当补充。
海伦•凯勒两岁不到就变成了盲聋哑,在那个没有声音、没有光亮的黑暗世界里,她是如何蜕变成了一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我想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里,你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悟读品味 1、 首先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先看看同学们的字词掌握情况怎么样 。
(1)标音:截然(jié) 搓捻(cuō niǎn) 绽开(zhàn) 惭愧(kuì) 譬如(pì) 企盼(qi)
花团锦簇(cù) 混(hùn)为一谈 恍(huǎng)然大悟 疲倦不堪(kan)
(2)根据所给意思 填出成语: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
恍然大悟:形 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小心翼 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论语
课
题 论语1 课 型 新 授 设 计 者
目
标
导
学 重点目标 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难点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
赏读入境 我国古代的孔子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他的弟子记录的孔子言论,有不少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对同学们搞好学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都有很大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这篇课文。
悟读品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 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