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新人教版201807311101.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新人教版201807311102.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新人教版201807311103.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201807311104.doc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1.学习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人生的哲理。
  《纪念白求恩》2课时
  《植树的牧羊人》2课时
  《走一步,再走一步》1课时
  《诫子书》2课时
  1.主题延伸
  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理想的生活”,着重领略和要求掌握的学习方法是“默读”,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知道,本单元内容是初中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点:由叙学议。前三单元是让同学们集中学习记叙文而本单元尝试学习议论文。且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整个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链很明显,“模块”的理念较突出。同学们学好这个单元,也就为以后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做了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2.授课技巧
  本单元4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本单元的领头课文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思想具有超前特质,形式短小精悍,表达方式先记叙,后议论,夹叙夹议,是极其难得的好课文。学生可以默读课文,知道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进而明白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反映保护环境的主题,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文章的写法。作品首尾都是精辟的议论,主体部分所记叙的内容,为首尾所议论的思想内容服务。而且,中间的记叙,也有很多是概括叙述,而概括叙述与议论仅有一步之遥。
  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回忆他八岁时惊心动魄的事情,说明胆量与信心以及细心的重要作用。与阅读《植树的牧羊人》一样,学生在咀嚼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意义是怎样成为其灵魂的。
  诸葛亮的《诫子书》,通篇议论,饱含深情,字里行间融会了作者的13 植树的牧羊人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了解牧羊人的故事。
  2.摘取关键词,评价牧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挖掘文章中的环保因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一(文本导入):有一篇文章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荒原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你想知道这篇文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学后看看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导入二(情境导入):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风雨中奋斗搏击。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不随波逐流之船,不惧困难之鹰——植树的牧羊人。
  1.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2.交流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用23年时间为我们写的震撼心灵的环保主题的故事,当这本书送到出版商手里时,仅仅有7页是打字机打出来的,其余全部是作家一笔一笔手写的。画家弗瑞德里克•拜克花费了5年时间以熏瞎一只眼睛为代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