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21290字。
北京五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更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基础、打造专门法院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跨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例如,我国目前已成立了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凭借其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方式,切实解决了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此外,保护中心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等有效对接,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新领城、新业态发展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保护的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组织协调平台和机制作用未充分发挥,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不够;保护的工作链条尚未理顺,纠纷受理、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环节之间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总之,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相比仍存在差距,各界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依然强烈。
期待与呼声是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从发展阶段和客观需求来看,中国现在有动力、有决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进一步把保扩措落到实处。我们应继续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创造出更如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取材于余颖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四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走出了一条上扬的曲线,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证明我国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2019年是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架构调整后的发力之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取得了如下新成效:
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电子商务经
(取材于李心萍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
B.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C.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健全。
D. 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不能满足社会期待。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从高速转向高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B.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C.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商品销售环境
D.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我国创新发展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各段中画横线的相关数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能够清楚说明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提升
B. 第三段:意在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和赔偿制度逐步完善
C. 第四段:表明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
D. 第五段:显示中国使用大力度的专项整治来保护知识产权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安机关打击侵权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
B. 法院负责受理侵权假冒案件,批捕侵权人
C. 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D. 药监局开展药品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
5.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优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A项,“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可知,中国知识产权的做法和决心“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但并不是“已经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A项曲解文意。
故选A。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旷①。成亦可,不成亦可,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舟之与车。
鲍叔、管仲、召忽,三人相善,欲相与定齐国,以公子纠为必立。召忽曰:“吾三人者于齐国也,譬之若鼎之有足,去一焉则不成。且小白②则必不立矣,不若三人佐公子纠也。”管子曰:“不可。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公子小白无母,而国人怜之。事未可知,不若令一人事公子小白。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