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70字。

  古诗词鉴赏形象题
  6、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真题讲解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
  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 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7、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真实之景
  虚写: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
  真题讲解
  凉州词(其一) 张 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①碛(qì):沙漠。②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问: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本诗首句实写边塞傍晚下起雨,雨中的大雁飞得很低;二句描写新生的芦笋在雨中渐渐长齐。描绘出一幅边城暮雨图。
  三、四句由一、二句写景到叙事,引出长长的驼队带着白绢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虚写想象中驼队将白绢送到安西的场景,与前两句虚实相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 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
  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