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一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形象的鉴赏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一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形象的鉴赏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八正确运用实虚词专项练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九正确辨析选用近义成语专项练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六常见名篇名句的默写(一)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七常见名篇名句的默写(二)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三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表达技巧的鉴赏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四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思想情感的评价 人教版.doc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十五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比较阅读 人教版.doc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形象的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九 江 口 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渺、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解析】选D。“直接描绘”错,“何当”是“何时”的意思,“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均为诗人想象的内容。
  ★(2)本诗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首诗词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首诗词中都使用“吴钩”这一意象,而这一意象代表了战争。两首诗词作者借助“把吴钩看了”“佩吴钩”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不同之处在于两首诗词表达的感情基调不同,王诗“报君恩”“系单于头”表明了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辛词“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
  答案: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首诗词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2分)不同点:两首诗词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感情基调不同,王诗中作者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辛词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鹧 鸪 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一种美酒的名称。②黄庭:一种道经。
  ……
  正确运用实虚词专项练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解析】选C。匠心:巧妙的构思。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浑成:天然形成。饱满:丰满;充足。依据语段中的“艺术家”“神奇”“煞费心血”“不露痕迹”“奇绝”等语境,第一空应填“匠心”一词,突出“巧”字;“园林”是风景胜地,所以应填“别有洞天”;“点睛之笔”不能用“饱满”来修饰,因为“点睛之笔”所用之笔墨少而恰到好处,不是描绘,应填“浑成”。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_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A.抵制  抵消  防御  抵御
  B.抵消  抵御  防御  抵制
  C.抵制  防御  抵御  抵消
  D.抵消  抵制  抵御  防御
  【解析】选B。抵消: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抵御:抵挡;抵抗。防御:抗击敌人的进攻。抵制: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语境和词语间的搭配。句
  ……
  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选择题
  1.(2019•广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太 白 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ɡ sǒnɡ):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
  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
  【解析】选B。颔联写出了太白岭的风景云气的变幻与风景多姿多彩的美丽,表达出了作者喜爱与愉悦舒畅之情。
  (2)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②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③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④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的喜悦。
  2.(2019•安庆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9分)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