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80字。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导引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一部分:微型写作学习任务——学写建议书
一、写作任务阐释
(一)文体解说
建议书:是书信的一种,格式与一般书信大致相同。题目可以写:“建议书”或“关于×××的建议”,开头顶格写称呼,在右下方写提出建议人的名称或名字,在名称或名字下写日期。
(二)写作要求
正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第二部分,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第三部分,提出自己希望采纳的想法,语言委婉。
(三)示例引路
关于防范永安溪湿地“生态富化”的建议
永安溪流域各种资源如何实现生态治理,合理配置,对支撑仙居全县乃至台州市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前瞻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永安溪湿地“生态富化”的祸福相倚,意义重大。永安溪的湿地贵在自然分布、生态系列清晰,河道、河口、溪岸分明,有着小水即吸、大水沐浴的海绵功能。但目前出现了占据河床、阻挡排水、吸纳污泥的变异生态湿地,如任其自由掠溪占滩,带来的不是福,而是祸。
一、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突出生态、保证泄洪、讲究实效”。要充分考虑资源要素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正确解决流域与源头、近期与远期、干流与支流、左岸与右岸、防洪与抗旱、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开发、兴利与除害等方面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对策建议
1.确立规划形态,强化防洪治涝
以规划形态来实施河道疏浚、湿地保护、堤坝建设、滩地整治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明晰堤防控制的时空与时序,科学设定主河道“退绿还滩”的方法方案,留足排洪与滞洪空间;对原滩地上已实施新城建设与工业布局的区块要做出祸福相倚的准确判断,强化防洪治涝。
2.加强滩林湿地保护
永安溪流域的滩林湿地是最经济、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全流域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如果减少其滩林湿地面积,则明显减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