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80字。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晋侯 ① 、秦伯 ② 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③ ,且贰于楚 ④ 也。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先依附于晋国而后来又依附于楚国。①晋侯:指晋文公。②秦伯:指秦穆公。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③无礼于晋:晋文公为公子时流亡各诸侯国,曾经过郑国。郑原本是晋的附属国,但晋献公以后,晋开始衰落,郑转而依附楚国,所以当公子重耳来到时,没有以应有的礼遇相待。④贰于楚:指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从属二主。) 晋军 ① 函陵 ② ,秦军氾南 ③ 。 (晋国的军队驻扎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氾南。①军:动词,驻扎。②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省新郑县北。③氾南:氾水的南面,今河南省中牟南,也属郑地。氾,fàn。)[开篇虽只寥寥数语,对于全文却关涉极大。它不仅暗示郑国危在旦夕,为主要人物的登台布置了背景,而且为烛之武游说成功埋下伏笔。首先,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只关系晋国,而与秦国无关,为烛之武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其次,秦、晋军队分驻两地,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条件。]
第一段交代晋秦围郑的原因,叙述秦晋的军事态势,说明郑国危如累卵的情势。
佚之狐 ① 言于郑伯 ② 曰:“国危矣,若 ③ 使 ④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他们的军队一定会撤退的。”①佚之狐:郑国大夫。佚,yì。②郑伯:郑文公,前672年至前628年在位。③若:如果。④使:派遣。)[大敌当前,国难临头,佚之狐提出分化秦晋联盟的策略,又力荐烛之武赴此重任,由此见出佚之狐的超凡见识和知人善举,也从侧面渲染出烛之武超群的外交才干。] 公从之。辞 ① 曰:“臣之壮也,犹 ②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③ 。” (郑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可是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事啦。”①辞:推辞。②犹:尚且。③已,同“矣”。)[烛之武婉言推辞,表面上是说自己年纪衰老,无能为力,实际上是借此以泄其长期不得重用的怨愤。]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① ,今急而求子,是 ② 寡人之过 ③ 也。然 ④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⑤ 之。 (郑文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