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80字。

  《沁园春•长沙》上阕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教会学生鉴赏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把握毛泽东诗词的宏大意境及其壮志豪情。
  3、体会本词的崇高的风格特征和重点的审美意象
  教学思路和方法设计:
  思路和方法:诵读词句,欣赏词中景,情感体验的把握,思想的陶冶。
  1)诵读:通过老师的诵读或者录音示范,分辨重音,把握节奏和速度,体会诗词的感情和音乐美。
  2)讲解:讲解内容包括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遣词造句的方式,风格的把握。
  3)启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相关文本之间的自由联想,比如古代文学作品中“悲秋”的作品,毛泽东诗词中同风格作品的配读,启发学生诗歌鉴赏的艺术感受力。
  4)品读:对诗眼佳句认真品读,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深入理解。领悟毛泽东的政治理想,浪漫主义情怀。把握意象,意境,崇高,三个美学范畴,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深情导入,酝酿情感:
  1、由学生或者教师激情朗诵一遍课文后,引用朱光潜先生的原话:“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自然就能欣赏小说戏剧以及起塔种类的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他绝不会感到人生是干枯的。”
  2、教师介绍毛泽东诗词的代表性篇目《沁园春雪》、《菩萨蛮•黄鹤楼》、《菩萨蛮•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等等,整体的意境博大,气势磅礴,景物明丽的特点。
  3、教师介绍本词的时代背景:几个关键词: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1915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印发反袁小册子,1916年驱逐军阀张敬尧。
  二、深入文本,具体赏析:
  (一)赏析上阕:
  1、品读佳句,整体把握。思考:上阕写景,哪一处写得最好?上阕部分的领字是哪一个?学生回答:“看”字。领起七句(教师补充“”为什么是看?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1)“独立寒秋”句,交代时间地点和环境。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句,“万”字点出群山叠嶂之态。(插入:毛泽东诗词里的“万”字用法,总结。
  名句基本都和“万”字有联系
  豪放大气,用湖南话来说是“霸蛮”。可以做一个具体的、量化的分析,毛泽东诗词里面大的字眼,名词要么是天,要么是海,要么是山,量词都是亿、千、万,尤其是“万”字,平均一首诗里不止一个“万”字。比如说“看万山红遍”、“万里雪飘”、“一万年太久”、“万类霜天竞自由”。他的警句、名句基本都和“万”字联系在一起。比较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