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20字。

  《沁园春﹒长沙》素养教学课例
  一、学科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接力爱国强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二)背景介绍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欣赏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