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2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诵读中把握内容,品味情感。
(设计意图:1、“知识与技能”——疏通课文,积累整合文言知识体现为“把握内容”;2、“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痛、悲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体现为“品味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体现为“品味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乐”到“痛”再“悲”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到了,在这个季节里,你认为最应该做也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大家的选择不错,在一千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在春日里外出聚会赏春,并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当时盛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眼前现实的春游带入文本内容,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
二、作者介绍: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王羲之。(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进行补充)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为书法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三、文本研读:
(带着目的去读,伴着收获而归)
(一)、初读,读准字音。
读音强调: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怏然自足。
感慨系之矣。
(设计意图:强调基础知识)
(二)、再读,读懂内容
(学生自渎文本,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扫除理解障碍,解决字词句,然后集中展示自己认为重点的文言知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列坐其次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表凭借,用来。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耳目
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