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90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品读赏析文本:
  1、有感情地诵读文本。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赏析王羲之文本中自然流露的情感,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的人生情怀。
  课时:第2课时
  课前准备:
  1、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梳理文句,理清文意。
  2、印发辅读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余秋雨的《魏晋绝响》一文。学生对魏晋时期文人的生存状况有所了解和认知,便于学生理解王羲之情感的瞬息变化。
  3、课前准备幻灯片,便于课堂上对兰亭集会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方便缺乏生活认知经验的学生上课时间打开联想与想象思维空间来感知兰亭美景以及王羲之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幻灯片放映导入视频:
  观看《品读兰亭集序》栏目。视频一方面会给学生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另一方面让学生简单而客观地了解了这篇“序”有关内容。时长不足2分钟。
  视频文字内容如下:《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据《晋书记载》,它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诗集所写的序文。东晋慕帝永和九年,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所谓“修禊”,是起源于周代的一种习俗,为三月三日人们群居于水滨进行嬉戏,洗濯和宴饮等活动,以祛除不祥、祈求福泽,在兰亭修禊会上,与会者作诗共37首,王羲之为这些诗集写下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
  教师引入文本赏析:对于这篇序同学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但是对于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同学们还不太了解,他被推为“中国序跋散文的精品”,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篇书法与文学的双壁——《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问题设置:首先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A、学生诵读全文。
  B、学生个别回答或集体回答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C、教师板书关键词:
  信可乐也
  岂不痛哉
  悲夫
  2、问题设置:(教师一边圈画黑板上的关键词,一边设置问题引入对文本的品读赏析)由此可见,作者的情感在经历着由乐——痛——悲的情感变化,那么作者王羲之到底是为何而乐?又缘何而痛?悲从何来呢?
  三、品读赏析文本第一段:
  1、问题设置:请同学有感情地诵读第一段,其他同学依据文本指出王羲之“为何而乐”?
  A、1——2名同学诵读第一段。
  B、多名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C、教师适当点拨“四美具,二难并”的说法,总结王羲之“为何而乐”。
  2、环节设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也都到齐了,这真是让人高兴啊。古人云:“登山则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