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80字。

  《书愤》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主旨,了解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2.通过诵读,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3.理解诗人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悲愤情怀和壮心不已的爱国热情。
  重点:理解诗歌主旨,了解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营造氛围
  爱国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源远流长,每逢国家危亡之秋,这类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个优秀传统,并把它发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今天,我们就走近爱国诗人陆游,学习他的《书愤》。
  二、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1、解题
  题目“书愤”怎样理解?------书写心中的不平、愤慨。
  书:书写。愤:心中的不平、愤慨。
  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自由朗读诗歌,要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和情感。
  诵读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三、品读诗歌整体感知
  诗歌题目为《书愤》,概括作者在诗歌的每一联书写了哪些内容?
  首联: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颔联: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颈联: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尾联: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四、精读诗句了解手法
  这首诗你最欣赏哪一联?请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从情感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1.首联:“世事艰”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困难重重,和下文“空自许”相呼应。“气如山”用比喻手法写出收复祖国山河的气势如山一样雄壮坚定,不可动摇。
  2.颔联:特点在于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意象的叠加描绘出战场的画面:雄关秋风立战马,雪夜渡口列战船。营造了一种浓重的战争氛围,没写战争场面而战争确实存在。楼船、铁马、雪夜、秋风给人以战争的悲壮苍凉感。
  3.颈联:陆游曾以“塞上长城”自许,可见其少时,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磅礴大气,“空自许”是对偏安一隅的投降派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