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80字。

  《雷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揣摩戏剧语言,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与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PT课件
  教学准备:
  课前发相关补充资料、观看《雷雨》同名话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1、导入情境: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青年,在清华园完成了他酝酿了五年之久的话剧处女作。这部话剧,被视作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她轰动在当时,并一直延续至今,从而终成经典。这位戏剧大师就是——曹禺,而他的处女作就是四幕话剧——雷雨。
  咱们已经看过由这部作品改编的同名话剧,已经了解到这部戏的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本应有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出示周朴园图片,选取2-3个学生谈谈初读课文时对周朴园的印象。
  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步入文本,探究体验:
  (一)提供探究依据: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
  所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通过揣摩戏剧语言,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与个性。
  (二)步入文本,揣摩探究:
  咱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得知周朴园和鲁侍萍是意外重逢,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身为封建大家长的周朴园一开始并未认出侍萍。那么周朴园是如何向一个外人打听侍萍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1、请大家快速地从课文开头一直浏览到24页“恩,——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看看周朴园的语言特点,找出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一共几个?
  (“哦”,六个)
  我们就从这个“哦”入手,看看周朴园是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