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30字。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概括情节,了解全剧剧情。
  2.朗读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诗意美。
  3.品味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用诗意的表达方式朗读、表演戏剧。
  2.体会戏剧冲突,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
  理解悲剧的艺术之美,把握作品表现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也译为《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悲剧的情节: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
  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