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20字。

  《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具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并能复述出来,通过编写故事提纲,掌握情节起伏
  跌宕的特点。
  2.根据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的规律,让学生查找和落实本文的文言现象。
  3.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
  图;学习掌握文章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4.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统治的嬉戏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感染学生明白揭露
  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及作品的相关知识,能够读懂课文。
  2.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1.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2.文章以喜写悲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自学法:(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
  疏通法:(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情节线索整理上)
  讨论分析法:(重点放在对课文的主题和文章艺术特色分析上)
  总结归纳法:(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文言知识上)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 前 准 备
  (教师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
  1.上查寻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介绍与评价,摘要记录,以供师
  生课堂交流。
  2.指导学生根据课内注释与工具书通读全文,疏通故事内容,读完后,试
  作课文内容的口头概述。
  3.试着罗列出故事的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简介作者及作品,概述故事内容,编写故事提纲。
  一、对联导入:
  教师出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请同学们对出下联内容: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写的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呢?——蒲松龄 《聊斋志异》
  教师小结:从蒲松龄的自勉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在追寻理想和目标时
  候的刻苦认真和坚持不懈,这样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走进蒲松龄:
  1.教师抽查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基本信息。
  2.在学生简介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如下:
  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19 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20 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 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志异》中“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