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90字。
《变形记》(节选)教案
一、学情分析:
《变形记》是本单元中阅读难度较大的一篇。它所反映的是西方现代社会巨大的生存压力与人际关系的冷漠给人带来的异化现象,这一主题对于我校高一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和艰深。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的学生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这就成为学生理解小说主旨的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的:
1、深入了解象征、隐喻手法的妙处。
2、从心理刻画、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
3、认识小说的荒诞性,通过对文本荒诞性的解读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说的荒诞性,通过对文本荒诞性的解读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
四、教学方法:
阅读、分析、讨论。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立足文本,赏析荒诞的表现手法。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读了小说,不少同学觉得比起
我们之前所学的小说作品,譬如《边城》、《最后的常春藤叶》、《项链》,最大的
特点是荒诞性。
那么文中最能体现荒诞的是哪一情节:格里高尔一夜醒来变成甲虫。
2、为何格里高尔变成的是一只甲虫呢?
提问学生。课文如何描写甲虫的?找出文本的依据。
任务单:每人只说出一两点,找共性。
甲虫(外在形象) 格里高尔(内心、处境)
有厚重的壳 背负沉重的生存压力(为家庭还债)
腿多 生活节奏快,繁忙(起床那么早、会使人变傻的、匆忙赶火车)
病态不健康(肚子上的白点,发痒) 容易生病,体质弱,处于亚健康状态(8这儿那儿隐隐作痛、职业病是重感冒,20可是人总以为一点点不舒服一定能顶过去,用不着请假在家休息)
1细腿无可奈何地舞动、9完全无法控制、12难以置信更疯狂地挣扎 无助无力感、挣扎
胆小、容易惊慌 天天焦虑不安、担惊受怕(被辞退、工作朝不保夕)
弱小、低贱、无足轻重无力 底层小人物,被任意轻贱的弱势者
总结:作者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将格里高尔的忙碌焦躁、卑微弱小的生活处境及内心的状态通过具象、生动可感的甲虫形象展现。这是作者用荒诞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