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30字。
第二单元 6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薄言采之 薄:靠近
B. 薄言捋之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C. 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 秧根未牢莳未匝 匝:布满、遍及
【解析】 A项,薄:助词,无实义。
2.下列对诗句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 田夫/抛秧/田妇/接
C. 唤渠/朝餐/歇/半霎
D. 笠/是/兜/鍪蓑/是/甲
【解析】 正确断句为:笠/是/兜鍪/蓑/是/甲。
3.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笠是兜鍪蓑是甲
A.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C.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D.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
【解析】 D项和例句相同,都运用了比喻修辞。A项,拟人。B项,对偶。C项,拟人。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叙事诗。
C. 刘勰《文心雕龙》称《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 “乐府双璧”指《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两部作品。
【解析】 B项,“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叙事诗”错,《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5.下列对《芣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句,“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苦,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人们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律等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解析】 B项,“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于文无据。
6.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芣苢》中的 “采”“捋”“袺”“襭”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把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