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10字。
第6课 芣苢__插秧歌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劳动创造美,不同的时代都唱响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颂歌。两千多年前的《芣苢》中走出一群活泼开朗的女子,她们一边采着叶儿,一边唱着动听的歌谣,那悠扬的美妙的歌声中,充满着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你看,那一家人,冒着瓢泼大雨,正在田间抢插秧苗,那一幕生动鲜活的劳动场景经由杨万里的诗笔缓缓地走入我们的视野。一个个劳动者,正在创造出奋斗奇迹,正在唱响着幸福赞歌。 1.把握诗歌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
2.品味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文学素养。
3.感受与传承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作品)介绍
1.《周南•芣苢》
《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赞美了人们热爱劳动、勤劳朴素的品质。
2.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宋高宗年号)年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诗风,号为“诚斋体”。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敏捷,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二、思想情怀
1.《诗经》中的“农事”
(1)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2)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豳风•七月》)
(3)于以采 ?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召南•采 》)
2.杨万里诗歌中的“农事”
(1)鸣鸠唤雨知唤晴,水车夜啼声彻明。(《悯旱》)
(2)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悯农》)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写作背景
1.《芣苢》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