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00字。

  第2课 故都的秋 
  一、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萧索•萧条
  萧索 P
  K
  台 萧条
  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 强调冷寂,不兴旺;也形容经济衰落
  (2)状态•状况
  状态:侧重指事物呈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多用于个人、集体和事情的现状,常与“精神”“固体”“气体”“液体”等词语搭配。
  状况:侧重指事物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包括外在的样子和内在的情形,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常与“政治”“经济”“军事”“医疗”“贸易”等词语搭配。
  (3)混混沌沌•浑浑噩噩
  词语 词义 区别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中性词,可形容生理状态、自然状态
  浑浑噩噩 原形容敦厚严肃。现形容人愚昧无知或糊里糊涂 贬义词,多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
  2.易错识记
  (1)一叶而天下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3)不能自已: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二、词语运用
  1.从下列各句后面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在横线处。
  (1)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明显要比盛唐萧条了很多,这就直接导致诗人们的作品有一种萧索、悲凉之感。(萧索•萧条)
  (2)当地时间,7月7日,海地总统在家中遇刺身亡,海地政府于当天宣布进入15天紧急状态。(状态•状况)
  (3)我们风华正茂,又身逢盛世,当砥砺前行,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如果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必然会被时代淘汰。(浑浑噩噩•混混沌沌)
  2.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明明事情很简单,我却看不出来,真是一叶而天下知秋,不见泰山。(×。“一叶而天下知秋”指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叶障目”。)
  (2)为了继承父辈遗愿,河北姐弟不远千里赴兰州榆中为先烈扫墓。(√)
  (3)昨天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现场都不能自已地挥舞着党旗,见证百年荣光。(×。“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处应用“不由自主”。)
  三、语基训练
  1.将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和成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