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70字。
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三单元新课堂整合 活动设计
一、活动课标分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学习任务群而设计的学习单元。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单元学习,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同时要通过诵读、写作等方法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活动依托教材分析
本单元聚焦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整个单元精选了自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八首,本单元学习任务以实践性学习为主线,围绕“生命的诗意”这一单元人文主题,分别从诵读、鉴赏、写作表达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不仅要完成对单元内容的学习,更要实现本单元承载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三、活动背景分析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诗词较少,诗歌知识仅仅源于教师课堂所教授的内容,基本没有课外积累,他们对诗歌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层面,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诗歌意象为何物,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懂得从分析意象入手来鉴赏诗歌。另外,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较多,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这也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事实证明,学生只有依靠实践性学习,才能实现深度学习的课程目标,才能培养其较好的语文素养。
四、活动目标:
1. 找到诗歌意象并学习鉴赏意象的方法。
2. 借助鉴赏意象的方法,学写意象赏析。
五、活动重难点:
通过抓取关键字词、意象组合、联系诗人经历理解意象内涵,体味诗人情感
六、活动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点拨法
七、活动过程:
主持人揭题:从第三单元的诗歌,我们了解到古代诗人常常借助各种载体来抒发情感。其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 也就是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那我们如何鉴赏分析意象,分析意象的方法有哪些呢?就让我们以《登高》《声声慢》为例共同学习鉴赏意象的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