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 高考语文古诗复习讲义:意向物、画面题
例1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通过意象理解下面这首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例2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①。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①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例3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例4
春日怀秦髯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例5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①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诗人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
例6
狮子林竹下偶咏
【明】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诗人徐贲也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例7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 王维
荆溪②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①王勃《山中》大概作于诗人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②荆溪:本名长水、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
两首诗诗题相同,但格调意境迥乎不同,请结合两诗意象的不同特点,分析两诗各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8
简卢陟①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②,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③ 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清明日对酒 高翥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① 卢陟:人名,韦应物外甥。② 白雪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③ 哢(lòng):指鸟的鸣叫。④ 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余姚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分析两首诗歌中“酒”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例9
晚游宿田家
越其杰①
云香深染帻,花气暗沾衣。
村犬随人吠,山蜂逐客飞。
柴门新上月,荷篠②晚耘归。
暂就田家宿,欣然进蕨薇③。
【注】①越其杰,贵州贵阳人,明万历34年举人。此诗作于闲居故里郊游之时。②篠(xiǎo):竹制农具。③蕨薇:蕨菜,嫩时可食。
诗人抓住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贵州山乡怎样的景致?
练习1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练习2
度破讷沙 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 ② 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 破讷沙:沙漠名。② 鸊鹈泉:泉水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