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字。
《芣苢》--悦耳的劳动之歌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语文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芣苢》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主要围绕新闻传媒类作品,以及两首古诗,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学习《芣苢》、《插秧歌》这两首诗能够让学生了解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感受劳动的快乐,强化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推动劳动精神的传承。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这两首诗歌可以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悟《芣苢》的画面美,体悟它的动态美以及《诗经》重章叠句的音律美。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对《诗经》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其表现手法了解很少,这需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去努力改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逐渐淡薄,且缺乏对古代历史风俗的了解,难以体会诗中妇女们在和谐社会下,洋溢欢乐的劳动景象。
另外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手段比较单一,查阅资料仅限于百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知网等权威途径,查阅本诗相关信息。
初高中衔接阶段,朗读也是一个重要的训练内容。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几首诗词,学生的朗读已有一定基础,本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强化和巩固。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诗歌,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领略诗歌语言的优美
2. 由言揣意,借助提示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
3. 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劳动中蕴含的人情美和风情美
2.体会通过用词变化来拓展诗意的表现效果、表现作者心情的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劳动之音
视频资料(跨媒介)--学生欣赏劳动号子--来自电影《横空出世》中的《打夯号子歌》(1分钟)
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听过劳动号子吗?会唱劳动号子吗?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这是最悦耳的劳动之音。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劳动号子,它来自于电影《横空出世》,这个电影很真实地再现了先辈们当年制造原子弹的现场。
(播放视频)
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劳动光荣”,刚刚这段视频生动的再现了先辈们劳动的艰辛和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诗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