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50字。

  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卷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注意事项: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3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基础(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1分)
  (2)不若燔土,                  。(沈括《活板》)(1分)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4)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1分)
  (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6)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1分)
  (7)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1分)
  (8)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1分)
  (9)《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2分)
  (二)语言运用(10分)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的深入,使全市社区环境越来越整洁。
  B.我市今年将进一步开展普法工作,推进平安厦门、法治厦门建设。
  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创新、融合、交流的过程。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同安一中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粽香四溢,百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至。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甲)(A 洗濯   B 保留好的,除掉坏的),传承至今,níng①(    )结着 bó②(    )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    ,     ,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乙)(A 新的局面或形式B 不熟悉的面孔),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文中①②处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处_______    ②处_______
  (2)为文中甲乙两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
  甲处________   乙处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①植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②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中“齐鲁青未了”,作者直接用笔墨勾勒出泰山的广远绵延。
  C.诗中“造化钟神秀”里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较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16分)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