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5修辞手法判断与赏析教师用书(10份打包)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5修辞手法判断与赏析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6句式变换要准确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7“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对比分析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8辨析重点词语的含义用法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考查热点1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考查热点2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2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3议论文主体段落的写作技法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4锤炼议论文主体语段语言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4写作考点练透5文学短评的写作教师用书.doc
考点练透5 修辞手法判断与赏析
题型一修辞手法的判断
高分技法
判断修辞手法2步骤
典题试做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第一步:细读分析
细读语段,根据语境可知,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第二步:比对选定
将文段中所用修辞手法与题干所列选项的修辞手法进行比对。A项,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项,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项,借代,用“娥眉”代指杨贵妃;D项,比喻,是否定比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
考点练透7 “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对比分析
高分技法
一、“原句VS改句”表达效果对比分析的7把解题钥匙
1.倒装句式(强调的侧重点)
原句与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结构上会有变化,多为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这类题目的倒装类型有两种。
(1)将定语、状语等修改成分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个小分句。
[例]原句:艾草的植株有奇香,这香气纯正、浓烈、持久,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
改句:艾草的植株有纯正、浓烈、持久的奇香,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
【分析】①原文将“奇香”的修饰语独立开来,能起到强调作用,有助于突出“奇香”之“奇”。②“能提神醒脑、祛病强身”的是艾草的“香气”而非“植株”,原文的表达更加准确。
(2)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句式的一种方法技巧。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适合语境。
[例]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原句: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改句: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
【分析】根据上文“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不合语境。
2.句式变换
(1)长句与短句
……
考点练透5 文学短评的写作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是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
高分技法
一、文学短评的要求
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短评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
4.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