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00字。

  “诗歌比较鉴赏”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复兴中学305班  石礼义
  【设计背景】 隘口中学语文同仁来我校交流指导,应学校教研组的安排,根据自己所带高三年级的教学进度,现安排“诗歌比较鉴赏”专题复习以供研讨。
  【专题分析】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常考题,安徽分值在8分左右,层次等级为D级,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更是学生的一个严重失分点。故教师在高三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给予重视,稳扎实打,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形成实效。“诗歌比较鉴赏”题型又深受命题者的青睐,综合性极强,它可以在不增加文字阅读量或酌情增加文字阅读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此题型有设计专题复习之必要。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通过必修教材中“唐诗、宋词”两个单元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三个单元的古诗学习,应当具备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只因我校学生基础薄弱,这种能力还尚处在待形成的感性阶段,需要教师的点拨启发才能得到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步:以2013年安徽高考真题为例,注重专题复习的针对性,让学生提前感知高考真题的情境,体悟高考真题的味道,从而师生共同探究“诗歌比较鉴赏”的答题方法之一——分析意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二步,将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与《书愤》诗歌进行比较,师生再次探究诗歌比较鉴赏的方法之二——分析意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采用陆游诗歌为例的原因有三,①南宋时期有一大批爱国志士像陆游一样有着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愿望,而陆游正处在一个这样的特定年代;②陆游现存诗歌数量较多,其诗歌也基本贯穿一条爱国的红线,质量上城,多为命题者所喜爱;③将课内诗歌与课外诗歌进行比较,提醒学生要注重课内知识的迁移,特别是课后明确要求背诵诗歌的背诵;第三步,通过适量练习以巩固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命题角度;
  2、在解题过程中学习答题思路,找到比较点,总结答题方法;(重点)
  3、学会规范表达与自我评价,形成规范答题能力。(难点,通过诗歌专题的系统复习,逐步突破规范答题与规范表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1、涵咏法;2、点拨法;3、讨论法。
  【教学流程】
  1、导入(略)
  2、真题示例(2013年安徽卷诗歌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