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沁园春.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0、别了,不列颠尼亚.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1、包身工.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12、飞向太空的航程.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2、《诗两首》.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3、大堰河.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4、烛之武退秦师1.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4、烛之武退秦师2.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4、烛之武退秦师3.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5、鸿门宴1.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5、鸿门宴2.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7、记念刘和珍君.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8、小狗包弟.doc
[中学联盟]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doc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掌握文中字词。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诗人心系天下的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习朗诵诗歌的技巧,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难点】反复吟读, 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诗歌鉴赏方法】咀嚼字词 品味意境 明辨手法 感悟情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并完成字词积累。
沁( )园春 百舸( )争流 寥廓(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根据拼音写汉字:
(1)màn( )山遍野 màn轻歌( )舞 wàn藤( )
(2)chóu 无比( )怅 chóu 未雨( )缪 一chóu( )莫展
(3)jié( )石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日子。
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个性化补充:
二、再读课文,完成文学常识积累。
1、诗歌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2、标题•词牌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又称“诗余”。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如《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沁园春,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 而得名。即使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也属比较少用的词牌。毛泽东点铁成金,把它推向极致,成为人们熟悉的一种曲牌。)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
……
《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习目标】
1、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3、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学法指导】
以各种诵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新知预习】
1、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礼赞》、《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 ”,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 之间有着 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文题释义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 村庄的名字。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大叶荷的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也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
4、写作特点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转性的抒情诗(自由诗)。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在把握第三四段文意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并学习人物形象,理解说服的技巧。
3、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学法指导】
1、 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言行总结人物形象特征;
2、 背诵文言课文时,掌握分层次、抓关键、理虚词的方法。
【问题模块】
(一)认真阅读第三段,圈点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理解该段,并完成以下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A、夜缒而出 用绳子吊着出城 B、郑既知亡矣。 已经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E、焉用亡郑以陪邻? F、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G、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H、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I、惟君图之。 J、秦伯说,与郑人盟。
2、“夫晋,何厌之有? ”一句有何特点?
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译为 “有什么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智退秦师。
4、我的质疑
(二)口头翻译最后一段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A、因人 之力而敝之,不仁 凭借、借助 B、失其所与,不知
C、吾其还也 语气副词 (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 没有千里马吗?其,表 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 语气。)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与谁与归?”) 如果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