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40字。
单元教学计划
第 一 单元 主题: 现代新诗
总课时
主备人:吴玉妃 使用人:
内
容
简
介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是借古典的诗词情势抒发当代人的情怀。整首诗通
过绘湘江秋景,抒发了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雨巷》《再别康桥》可以说是新格律
诗中的代表作品,诗人在格律方面有十分自觉的寻求,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肯定
的贡献。其中《雨巷》布满了象征意味,表达了诗人有所寻求却又找不到出路的
苦闷徘徊的心绪。《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桥艳丽迷人的风光,抒写一种如烟似雾的
离情别绪。《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自由诗,首要寻求抒怀的酣畅淋漓。
单
元
目
标 一、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1、反复诵读。2、分析意象。3、品味语言。 4、 感受真情。5、表达技巧
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用词炼字的妙处。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理解诗歌即景抒怀、情中显志的特点。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抓意象,品意境,悟情感。
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辨技巧:领会对比、反复、排比等方
法的作用;首尾回环的结构。
二、学习写写新诗。
设
计
思
路 围绕本单元的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把握现代新诗这种文学体裁。本
单元四篇诗歌,不求篇篇面面俱到,讲究一篇一得两得,将单元学习目标分化到
具体的篇目当中去,讲深讲透。尽管《沁园春 长沙》是词格,但是从单元整体
出发,不要拘泥于词的常识和体例的过多讲解。抓住意象的选用、意境的分析和
用词炼字的妙处三点来处理即可。《雨巷》中诗歌的回环往复的结构和象征手法的
运用较为突出,将这两点作为重点,其余迅速带过点到即可。将《沁园春 长沙》
和《雨巷》确立为“定篇”,可以以教师的讲为主,引导学生把握鉴赏现代新诗的
方法。
将《再别康桥》确定为“例文”,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读,教以读法。将《大
堰河,我的保姆》确定为“自读课”,让学生谈或写读有感,通过这个途径了解学
生阅读感悟并做点拨。
最后,针对每一篇诗歌中没有列为重点讲解的内容,编制成问题形式的检测
题,安排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课,再安排一堂课时间引导学生明确答案,或
作为讲评用。
☆可结合本册课本“表达交流”中有“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
教学
重点 1、反复诵读。2、分析意象。3、品味语言。 4、 感受真情。5、表达技巧
教学
难点 理解诗歌即景抒怀、情中显志的特点。
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课 时 分 配
序号 内容
1 《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新诗概念、意象分析
2 《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炼字、情感主旨分析
3—4 《雨巷》:意象选用,象征手法运用、音乐美的分析
5 《再别康桥》 点拨学习,关注三美主张的体现。
6 《大堰河,我的保姆》 自读,关注其叙事性的特点
7 练习课
8 讲评课
9 课外拓展阅读课
主备人 吴玉妃 使用人
课题 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 课型 定篇—讲授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新诗的概念。
2、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学习的几要素,教会学生如何以“意象选用” 为切入点,把握诗歌传达的情感倾向。
3、 反复诵读,在读中加深感悟。
教学重点 新诗概念、诗歌要素学法指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难点 意象及情感倾向分析
教学预设 教师 个人生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喜欢诗歌的举手。在你的阅读经历
中,你是怎么读一首诗的?(3 分钟)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2 页《第一单元》说明,了
解单元学习内容与要求。(2 分钟)
2、 给学生讲解“现代新诗”概念。(3 分钟)
【名词解释】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
而言。第一,“新”在情势方面,即用白话写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