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雨霖铃》信息化教学设计.doc
宋词朗诵:柳 永·《雨霖铃》 【曹灿朗诵】[普清版].wmv
雨霖铃19张ppt.ppt
张学友 - 伤离别.flv
姓名 马守民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雨霖铃》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中的一首词。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中,才情卓绝的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他的《雨霖铃》更是为世人广为传诵。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之作。全词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文章重在从三个层次勾勒环境,描写情态,刻画心理,层层深入,写尽离情别绪,可谓叹为观止。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二、学生分析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诗词的鉴赏方法已有所了解,但是对文字的理解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诗词作品,因为诗词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的较少。但无论哪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具体说说它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一些难题,更不能很好地把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词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
2、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笔下的离别之情。
3、学习作者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在导入的环节主要使用了播放符合本词的视频音频,播放关于“离别”的歌曲,营造悲伤的氛围,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景中去,有助于走进文本;
2、在讲授整体感知的环节,巧用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有助于走进作者;
3、研讨环节fiash的展示,丰富学生的想象,利于对文本的理解;
4、在训练背诵环节,播放视频,加上展示提示字幕,寓教于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