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60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编制:刘易 审核:罗红元 2016年3月1日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
2.掌握文本的思想内容,理解陶渊明的归隐情怀。
3.背诵并默写全文。
一、【知识链接】
1、陶渊明(367-427)名 ,字 ,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诗人,我国的第一位 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2、本篇选自《 》。归去来,意为 。兮, 。辞,一种文体,一般要 。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3、给下列字词注音。
惆怅 飏 眄 岫 翳 皋 棹
二、【自主学习】 串释“小序”
1、翻译句子:
(1)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2、释词:
生生所资 脱然 靡 会有四方之事
以余贫苦 遂见用为小邑 去家百里 饥冻虽切
3、默读一遍,利用注释帮助阅读,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生生”(维持生活,第一个生是 词,第二个生是 词)
(2)重点虚词:“求之靡有、四方之事”中的“之” 、
(3)古今异义
风波,指 。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
人事,古义: 。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 调配、奖惩等工作。
寻,古义: ,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幼稚,古义: 。 今义:年纪小或缺乏经验。
慷慨 ,古义: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4)特殊句式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遂见用于小邑 ( )
2、找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小结: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 和 ,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自主学习】第1段
1、释词
(1)胡不归( )(2)形役( )(3)奚惆怅( )(4)悟已往之不谏( )(5)舟遥遥以轻飏( )
2、句式类型:既自以心为形役 问征夫以前路
3、古今异义
问征夫以前路 征夫:古义, ;今义,出征的士兵。
恨晨光之熹微 恨:古义,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合作学习】:
1:这一段要归纳“段意”的话,可以很简省,只需两个字足矣:
2:陶潜为什么要“归去”,尽量用原文摘引回答
.
3:从陶潜辞官归田的这一段话中感觉出他的怎样的“心路历程”?
【自主学习】 第2段
(1) 通假字:乃瞻衡宇 景翳翳以将入
(2) 古今异义:策扶老以流憩
(3)词类活用:策扶老以流憩 园日涉以成趣
【合作学习】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可承上段)?
2、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