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专题二:《雷雨》1.doc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专题二:《雷雨》2.doc
[中学联盟]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专题二:《雷雨》3.doc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雷雨》 课型
教学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重点 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难点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入新课】
23岁的曹禺在就读清华大学期间创作了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
板书 雷雨
【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参见《导学案》P14)
现代剧作家。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
……
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3 课时
课题 《雷雨》(选讲)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重点 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难点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研习第一场
1、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
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2、请一个学生概述第一场的内容。概述要点:
(1)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2)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的客厅偶然相遇。
(3)周朴园看到待萍以为她是“新来的下人”,但是看到她关窗户的动作非常自然,又忽然觉得她很奇怪。
(4)周朴园从侍萍的口音和她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情况,回忆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发生的一桩罪恶事情。
(5)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三十年前在周公馆做仆人,被周公馆的少爷玩弄,生下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又被周少爷抛弃。侍萍怀抱孩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