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0+2360字。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蜀道难》 课型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重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难点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明确:李白)李白在文学上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
【自主学习】
一、解题。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
……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蜀道难》 课型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意境、声韵等
2.通过诵读品评赏鉴,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3.让学生走近激情、浪漫、诗性和放达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领会其主旨、章法、基调。
难点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蜀道难》的文意,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来具体分析这篇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合作学习】
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二、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
1、这一段内容有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
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2、第一处的难是从什么角度写蜀道难的?
明确:
第一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主要是说山势之高
3、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来鉴赏一下
明确: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作者还用了上下对举的方式说明蜀道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