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想北平》19张ppt.ppt
《想北平》教学设计.doc
《想北平》评测练习.doc
《想北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品味语言 体会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同学有过想家的感受吗?以情激情
对游子而言,故乡的鸡啼、犬吠、蛙叫、蝉鸣都是歌。
对游子而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想北平》,一起来聆听老舍先生心中那首故乡的歌。
二、介绍老舍:齐读
再介绍老舍在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排名情况,以让学生了解其成就之大。
三、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齐读两遍,记下来读错的字音
2、通读全文,思考能不能将题目 “想北平”改为“写北平”呢?
生答。师指导答题方法,再把答案梳理一下:不能。想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写”可能只是客观地描写,表情达意不够。“想”点明了作者与北平的距离,强调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故乡北平的热爱之情。
四、走进文本:
1. 北平是老舍的故乡,他对故乡有着怎样的“爱”?请同学们听读1-3段,划出最能体现老舍对北平的爱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生读划的句子,谈理解,师适当点拨。齐读第三段。
2.老舍反复强调对北平的爱是一种说不出的爱,为什么爱却说不出?找出相关内容概括总结。
生答
——师:情到浓处什么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正如《雨霖铃》中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正如如舒婷在《思念》一诗中写到(投影):“(纵使我心中)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老舍对于他日思夜想的北平,也达到了这种程度:至爱无言。
3.“爱”什么?快速浏览第4—7自然段,作者究竟爱北平的什么呢?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我的北平”的特征。 生答
板书明确:第四节:A.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动中有静 ——安适
第五节: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布置匀调)——自由
第六节:花多菜多果子多——接近自然
4.正因为“北平”的这些好处,所以老舍先生在他羁旅外地时就会时不时地想念起它来。怎样写“爱”? 再读4—7段,讨论: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北平特殊的魅力呢?
生答,指导提示
(1)对比手法。
问对比的目的是什么?突出北平的种种好处。以一种挑剔的口吻,数落着它们种种不好的地方,袒露了作者对北平的一种偏爱:我的北平天下第一。这种爱体现在字里行间,流淌在作者的心间笔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