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0字。
海南省海口二中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之《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两幅图片导入。
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近处一只海豹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远处就是这起“凶杀案”的制造者——一位猎人,手里还拿着“作案工具”——猎枪,并且他的眼睛似乎还在盯着大海,盯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第二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似乎在狂奔,地上还扬起了灰尘,这就将这头藏羚羊的生机活力,神气活现的模样展露无疑。)(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比如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海豹,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作者简介
“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近代环保之父”
作品:《野生动物管理》、《沙乡年鉴》
三、文本研习
1、快速地阅读全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3、再次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⑴是谁要像山那样思考?
⑵“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即山是怎样的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