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三步学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10谈中国诗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8咬文嚼字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9说木叶第1课时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9说木叶第2课时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领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领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第1课时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第2课时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领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作为动物的社会》导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领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学案.doc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三步学案.doc
题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3课时
学习
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和内容;了解与林冲故事有关的其他情节内容。
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掌握运用景物和细节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的技巧。
教学重点:
1、鉴赏“风雪”“山神庙”的景物和细节描写,并体会其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从情节线索走向看人物性格发展。
2、掌握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学习
疑问
学习
建议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1、 作家及作品:
(1)施耐庵(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施耐庵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定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3)《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有关的回目:
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
《逍遥游》 四课时
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了解《逍遥游》的逻辑关系及包含的哲理;
(3)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4)背诵并默写《逍遥游》。
2、教学重点:背诵并默写《逍遥游》。
3、教学难点:(1)了解《逍遥游》的逻辑关系及包含的哲理;(2)背诵并默写《逍遥游》。
1如何让学生了解《逍遥游》的逻辑关系及包含的哲理;
2、如何扎扎实实地落实背诵并默写《逍遥游》的教学目标。
1、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层逐段背诵默写。
2、注意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意思。
【知识链接】
1、作家及时代背景: 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渊明,字元亮,世 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了“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2)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6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愉快心情和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成化,乐安天命的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挚,富有抒情味。
2、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1)阅读作家作品介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认真阅读全篇,正音并解释下列词义
……
《谈中国诗》 1课时
1.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知识链接】
一、背景知识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二、文学常识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体的散文集《 》,短篇小说集《 》,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 》,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 》;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等。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字音字形
1.注音
一蹴( )而就 梵( )文 轻鸢( )剪掠 精髓( )
数( )见不鲜 颦蹙( ) 吞声咽( )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一蹴而就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 入场券 如雷灌耳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