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80字。
《祝福》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理清小说情节。
2.学习和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是肖像描写。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通过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增强沟通配合能力,增强展现自己的勇气,增强自我认可的信心,增进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
(1)肖像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的认识。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1)讲授法教学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法
(3)多媒体直观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一、梳理概括祥林嫂的人生经历
丈夫离世外逃帮佣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父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二、概括总结祥林嫂的四次反抗
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
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
撞:改嫁中的“出格”行为——
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
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追求人的平等权利
问:死前问我鬼神——
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三、分析祥林嫂生命状态的变化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
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
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从最后一次的肖像描写中可以看出,祥林嫂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四、概括总结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安分善良勤劳朴实顽强倔强 幻灯片投影相关内容,学生查找课本,依据文本相关语段讨论分析,概括总结。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之下,通过分析文本的相关语段能够从整体上深入地把握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