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8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说的是谁?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清照,走近她的内心世界,来学习她的《声声慢》。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三、朗读《声声慢》
四、整体感知
诗词中有诗眼、词眼之说,“眼”,传神之所。能体现一篇之主旨,一句之中心意思的字,就可以说是诗眼、词眼,词眼要与篇意、句意联系起来。——愁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作者如何表现愁情?
(一)直接抒情
清照起笔就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清照在寻觅什么呢?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动作若有所失,想把它寻找回来而不可得的心理状态。形容内心空虚,心神无主的样子。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具体设计】(如果学生没关注叠词,可以如下引导)
A赏析时让学生各删去一个与原词比较读,感受叠词的魅力。
B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挖掘隐含信息,体味其中深情。
师引导:开篇七组叠字,可谓“胆大包天”,具有开创性,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追问挖掘文字背后的文字信息。“寻觅”的可能是什么?寻觅的结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