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0字。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的“愁”。
2、通过本篇“愁”的表现形式,能扩展到其他带愁的诗词中分析不同的愁的表现形式。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品味意象、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的别样“愁”情。
2、通过本文扩展联系别样愁情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用自创版《如梦令》导入
辛弃疾有句词这样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接着他又说,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呀,我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请听:常记食堂日暮,饿得支撑不住。看看今日食谱,还是白菜豆腐。受苦,受苦,何日不再吃素。不就是肚子饿,食堂伙食清淡了点嘛,就值得少年的我们“喊苦发愁”了。我们愁得太轻松了些。那这首词改编自哪首你们猜出来了吗?它就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在日暮时分做了什么事?喝酒,喝的还很多,因为“尽兴晚回舟”,不仅喝了酒,还酒驾。所以迷了路,“误入藕花深处”,但她觉得,不妨事,那就顺便赏赏花,吓一吓那些居住在荷花深处的水鸥白鹭。真是个调皮的小女孩呀。有酒,有花,有黄昏,她欢快爽朗。但在她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里,同样喝了酒,也有花,仍然是黄昏,境况却大不相同了。让我们走进声声慢,一探究竟。
2、走进《声声慢》
(一)初读全词
1、学生齐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
2、请同学们借助导学案,疏通文意,浏览写作背景,自读课文。要求:选取你喜欢的句子大声朗读,待会分享给大家听。(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3、学生分享朗读句子。
(二)整体感知
1、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的内容。
明确:愁。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李清照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赏四周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在词中,有哪些意象着了她的愁情?(要求:小组讨论并写在黑板上)
明确:天气、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3、意象解读。
总结:词人的愁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