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10字。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足”文言常用实词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1、思考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2、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教学方法:
  1、自读法 2、讨论法  3、讲评法
  教学设备:
  1、多媒体2、有关《师说》一文的名家朗读
  教学课时:   四课时(包括课外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说”这种文体
  2、简介作者和古文运动
  3、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知识面都比较广,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以色列最受人们喜爱的职业有哪两种子?
  ——
  ①教师。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因此只有重视开发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在以色列深入人心。犹太人历来有重教传统,教育子女则为其一生必须履行的三大义务的第一项。
  ②特工。以色列是一个犹太国,周边到处都是敌对的阿拉伯国家,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他们培训了大批特工人员,并有专门的《特工法》以保障其出事以后的利益。
  我国上古时期也很从师重教,比如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从师重教的风气,在唐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韩愈在他的《师说》一文中告诉了我们,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补充资料——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解释课题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说”怎样理解?
  ——
  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但比“论”随便些。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理解为“解说……的道理”。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
  1、古之学者必有师。
  —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