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90字。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多角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多角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2)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和苦难观。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对写法/悬想法的分析及作用;
【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联想法
2.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学情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小诗,主旨鲜明,含蕴悠长。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关于荷花的作品,对这个意象有一定了解,可以在此基础上生发挖掘诗歌内涵。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昔我往矣”,杨柳飘荡似有恋人之情,你折枝相送,盼我早日归来,再看青青柳色。一千三百多年前,当王维看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如斯美景,却只想到了远方的他,只愿他多多采撷啊,寄托怀思,不负相思。比王维更早的一千八百年前,有一个人,穿越漫漫江河,遮湮寸寸年华,手捧芙蓉而来,可是,那朵芙蓉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它的主人,花谢,花枯,徒留一声悲叹,一曲吟唱,一世寂寥。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那朵芙蓉有多美,那段情有多真,那声悲叹有多忧伤。
一、诵读品味
1.自由诵读,体会感情。
2.学生单独诵读,分别归纳优点,着重在对感情的把握和感情的变化。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