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70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
  本课话题——纪念
  一、从课本中积累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人们之所以纪念马克思,不仅是因为他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更是因为他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人格。
  二、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三、从历史中积累
  在“二战”中被逼迫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时候,犹太人仍抱着复兴的希望,他们从不放弃,从不妥协,他们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来自于哭墙——那堵饱经历史沧桑的哭墙,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过去,光荣与梦想。每一个犹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到哭墙下,纪念自己的前人,正是这份纪念的心情,让这个民族保存着自信、坚韧,让他们再一次在地平线上高高站立。
  一、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代表作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背景回放
  一篇感情真挚的讲话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三、相关知识
  悼 词
  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针对性,其二是抒情性,即情感性。悼词分为宣读体悼词和书面体悼词。宣读体悼词用于一定的祭奠活动,要在一定场合宣读;书面体悼词用于普通礼节性的书面哀悼,不一定要求宣读。按悼词的表现手法可分为记叙式、议论式和抒情式三类,其中以记叙式悼词最为多见。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