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50字。

  《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未加注释而有一定难度的词语或句子。。
  二、欣赏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三、欣赏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教学重点一方面要考虑文言文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完成小说的教学目标。
  一、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二、充分利用讲义和课件,使学生更多的占有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和小说的鉴赏能力。课件以幻灯片为主,点示课文要点,辅以《二泉映月》音乐,让学生进入小说所渲染的悲剧气氛,从而更好的理解小说主旨。
  教学时数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由第三单元导入并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裨益
  爇香翕辟
  掭不啻
  抢呼欲绝惙然
  蹄躈龁
  觇视俾入邑庠
  2、释词:
  1、令以责之里正2、成然之
  3、靡计不施,迄无济4、成妻具资诣问
  5、俨然类画6蹑迹披求7、既而得其尸于井8、自增惭怍
  9、成以其小,劣之10、掇置笼中
  11、细疏其能12、无出右者
  13、无何,宰以卓异闻14、抚军亦厚赉成
  15、独是成氏子以蠹贫16、并受促织恩荫
  3、作者简介: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16卷,凡400余篇。聊斋,书房名;志,记;异,奇异故事。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后不断增删,至死方止,萃一生心血而成。《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多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聊斋自志》所说:“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编写提纲,理清情节:
  1、序幕:故事背景朝廷征促织
  2、开端:成名被摊派缴促织
  3、发展:成妻卜促织成名按图索促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