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70字。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4.04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其它地方作答,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一)语言积累(22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四道小题。(4分)
瘦西湖畔,风光正好!清晨风和,小桥宛转,苔痕印阶,人们徜( )徉其中,悠然自得;正午日丽,何园、个园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幕降临,皎皎月华照耀着斑lán( )大地,古街、老巷、灯光,似有无言的默qì( ),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古城。恍( ) 惚间,千年前的胜景依稀在这里驻足,模糊了岁月的沧桑。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徜( )徉 斑lán( ) 默qì( )恍( ) 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模糊了岁月的沧桑”中“模糊”是动词,是“使不清楚,混淆”的意思。
B.“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古城”中,“地”“着”分别是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
C.“何园、个园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语段最后一句是运用了想象,是虚写。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3、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集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学术代表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史书编撰体例有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等,《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欧阳修的谥号是“文正”。
4、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错字、漏字均不给分)
(1),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 杨花榆荚无才思,。(《晚春》韩愈)
(3) 此夜曲中闻折柳,。(《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5) 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
(6) 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
(7)《逢入京使 》中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句子是,。
(二)综合实践(8分)
5、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大英中学七年级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