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4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1)《诗经??关雎}中“关关雎鸠, ”以鸟鸣声起兴,写出一片情思。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 ”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
(3)《卖炭翁》中“ 、 ”透露出卖炭翁极度矛盾的心理。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自比、写下“ , ”表达自己不惧厄运、坚持正义的精神。
(5)《醒世恒言》“屋漏偏逢连夜雨”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
(6)朋友即将远行,你会用“ , ”这句诗表达对他的深情厚谊。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承裁着传统知识分子对理想人格、浩然正气、图强精神。诗歌可以使你在 ① (xuān)嚷的红尘世界里保持从容和淡定,锤炼出( )的品格和意志,得意时不( ),失意时不妄自菲薄。诗歌已经 ② (shèn)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褪色;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干___③_ (hé),诗歌是中国人须臾不可分的人生伴侣。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卓然不群 做视群雄 默不作声 B.鹤立鸡群 傲视群雄 潜移默化
C.卓然不群 忘乎所以 潜移默化 D.鹤立鸡群 忘乎所以 默不作声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将其修改并写在横线上。(3分)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班级举办“书香润心,经验共享”主题班会活动,请分享你的阅读方法及其带来的收获,结合以下名著中的一部谈谈。
A.(经典常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艾青诗选》
二、阅读(6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4-5题。(7分)
【甲】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乙】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曲径通当处,禅房花木深。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芬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万籁此都症,但余钟磬音。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①。
[注释]①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4.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都是山水诗,分别描绘了后禅院和王昌龄隐居地的清幽环境。
B.甲诗写诗人阳光明媚中游览古寺,乙诗写其微月清辉下独赏佳景。
C.两首诗均用词精妙,“悦”“空”“宿”“滋”等都富有表现力。
D.两诗都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用细腻的笔触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
5.诗人在两首诗中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倾向,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笠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芟,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明晨散步山门外,凡山中诸胜迹扪历略造。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敦里即达翠屏洲登岸入立斋宅。立斋卜宅于此,已数十年,柴门临水,杂树环之,亭榭参差,溪流映带。时桃花盛开,一重一掩,迤逦可数百步。想武陵源不过如是也。是夜宿江村读书处。明晨饭后,用肩舆约廿余里,达扬城。途中桃花尚十余里不断。高柳间之。古人所谓“别有天地非人间”者,信有之矣。
(梁章钜<浪迹丛谈》)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数里即达翠屏洲/
B.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数/里即达翠屏洲/
C.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数/里即达翠屏洲/
D.是日饭后/仍坐红船/不数里即达翠屏洲/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①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结合语境推测词义 (1)西:
②柴门临水 联系成语解释词义
临阵脱选 (2)临:
③用肩舆约廿余里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典:①车厢。②轿子。③地。④众。(《辞源》) (3)舆: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分)
(2)途中桃花尚十余里不断,高柳间之。(3分)
9.甲乙两文所描写的景物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