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二泉映月MV》 赤壁赋微课二体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mp47、.mp4
《赤壁赋》第一课时自学微课.flv6.flv
《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赤壁赋1.ppt 19张.pptx
赤壁赋2.ppt21张.ppt
赤壁赋3、4.pptx4 22张ppt.pptx
赤壁赋第三课时微课赤壁的由来.asf8.asf
赤壁赋复习课件.ppt5-24张.ppt
赤壁赋微课四:苏轼的 情怀和养生哲学.flv 信息化教学设计《赤壁赋》.flv
姓名 程俊平 电话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邮件
单位 莘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赤壁赋
一、教材分析
我们刚 刚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赤壁赋》是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四板块的课文,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代表作品,课文通过主客问答、 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既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又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我们学 习这篇文章,首先把握全文的思路脉络,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还可以通过导学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堂的合作探究, 锻炼同学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修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但是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很大,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基础较薄弱,有的学生还习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学中 应注意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想像、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分享。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诵读要领,熟读理解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