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30字。

  《赤壁赋》教学设计
  海口市琼山中学  刘成
  【教学目标】
  1、重温文本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2、体会苏轼由乐转悲的情感历程。
  3、在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之余发掘“凡人”苏轼的形象。
  【教学重点】
  挖掘“凡人”苏轼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我们觉得对他很熟悉。我们在初二、初三的时候接触过他的许多诗文。在那里,我们认识了旷达的、闲适的、乐观的,有着雄心壮志、平易朴实的苏轼。当然,我们也学了《赤壁赋》。今天,我们又再次与他相遇了。这一次的相见,是重温还是创见,他会是一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给我们带来惊喜吗?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位一代宗师,我们希望在他身上能发现颜色不一样的焰火。
  二、相识苏轼——感知
  1、了解同学们的积累:通过你的学习,知道了怎样更为丰富的苏轼?(句式训练)
  我_______苏轼,____他的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苏轼,____他的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
  2、教师总结我们对苏轼的一般认知:他也许是浪漫的诗者、最豪放的词家、最痴心的情种、最潇洒的谪客或是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提出质疑:正如王力宏在歌里唱的那样:你那么美,你那么美,你那么美美美美……苏轼真有这么完美?我想了解一个更为真实的苏轼。
  三、相知苏轼——挖掘  
  1、引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到文章中去,从文字里寻找答案。
  2、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3、文本研习
  ∏强调主客对答——无论主客都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提问: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探究苏轼因何而乐?黄州是个好地方吗?(《自题金山画像》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提供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