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10字。

  主备人 施友中 审核人 高一年级组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课时
  课题               《声声慢》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重点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难点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月满西楼》歌曲(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自主学习】
  1、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本词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2、词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